吃素念佛莫貪肉味,清心寡欲必少橫災,阿彌陀佛!

2022060610:18

吃素念佛莫貪肉味,清心寡欲必少橫災,阿彌陀佛!

 

吃素、愛惜蟲蟻、念佛,可延壽、少病少傷、睡眠安穩(命中註定的災難會減輕)。一人念佛一人平安(也護及一家少災),多人念佛,世界無戰禍、瘟疫、地震大火颱風種種天災。關鍵時刻越多人念佛加吃素加不傷害蟲蟻,必產生大效果。若苦難重,可加念觀音,願平安。阿彌陀佛!
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

印光大師(大勢至菩薩化身)勸世之金言(末學略略解釋,有錯萬請海涵):

 

●又加時疫,此眾生同分惡業所感。祈遍令鄉人同戒殺生,念觀世音聖號,以期疫癘消滅。果能懇切至誠,決定有大效驗。茫茫大苦海,觀音為救苦之人。倘人各志誠持誦,若或疫死,天地亦當易位,日月亦當倒行。若泛泛默念一句、二句,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,雖菩薩大慈,非不肯救濟,但以彼心不真切,決難感通。(節選自《印光大師文鈔續編·復吳居士書》)

 

註:大師說有人至誠念觀音聖號,若因瘟疫而死(觀音大慈悲,能解各種災難,不止瘟疫),天地也讓顛倒,日月也當倒行(意思是沒有這種道理,即至誠念佛念觀音,必有大效)。但若只隨口念一句二句,沒有誠心,難有感應。不是觀音不慈悲,而是觀音就是你自心所現,你不真誠,自然觀音也無從感應救度;觀音及諸佛菩薩的法身與你都是同一體的,重點在於自己有心念佛、努力認真念,一天二天三天…自然會起感應,此即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,萬分恭敬則得萬分利益也。若是純粹佛菩薩會救度人,那全世界的苦難眾生早就救光光了,還會放著讓大家在這裏受苦嗎?故必知念佛是自心所感,有誠心向佛(平常學佛慈悲不傷蟲蟻動物,就是累積善心善行,不但災難不知覺間已減輕,即使有明顯災難,因著念佛念觀音,也會容易感應而消災,故常常念佛、學佛慈心的人,災難通常很少很輕),而佛的願力自然起作用,而得解脫也。

 

●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。夫人物雖異,佛性原同。彼以惡業淪於異類,我以善業幸得人身。若不加憫恤,恣情食啖,一旦我福或盡,彼罪或畢,難免從頭償還,充彼口腹。須知刀兵大劫,皆宿世之殺業所感。若無殺業,縱身遇賊寇,當起善心,不加誅戮。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,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。是知護生,原屬護自。(印光大師《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》)

 

註:這段是勸人莫殺生。今生我吃他,下一世果報成熟,就變成他吃我(我可能已變成一條魚,被過去生的冤家吃掉)。故知刀兵劫(戰爭),都是累世累劫的殺生業所感召,若無殺生業,則遇到盜匪,他也會突然心慈,不會傷你。而瘟疫水災火災種種天災、大病,常戒殺放生的人,幾乎遇不到(有災有病也轉成少病輕病少災),才知愛護其他生命不傷害(如印光大師也不傷蟲蟻,三年後蟲蟻就遠離了),原來是保護自己(及一家平安,因家人沾光)。

 

●念觀音,不獨邀淨友念,當於村中及近村宣告,無論老幼男女,通皆吃素,念南無觀世音菩薩。大家各人在各人家裡,一路做事一路念。於行住坐臥中常念,決定可以不遭瘟疫。前年各處虎疫甚劇,陝西澄城縣寺前鎮附近,死數百人,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,人皆令念,只死兩個壞人,餘均無恙。甘肅甘谷何鴻吉居士提倡念佛,凡念佛處,疫不入境。汝邀淨友念,是小辦法。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,是大辦法。頂好吃淨素,如其不能,亦須少吃。即未吃素,亦要念。當此凶險之時,唯念南無觀世音菩薩,為能救護。彼怕死願安樂者,當不至猶不以為然而忽之。(印光大師《三編·復穆宗淨居士書二》)

 

註:平日多念佛,遇大災大痛苦不能承受,可多念觀音,行住坐臥,坐車走路喝水躺著未睡著時,時時常小聲念或心中默念,決定不遭瘟疫(故可勸小孩多念佛、愛惜蟲蟻,能少吃肉多吃素更好,吃素不會沒營養,均衡吃,腦力、身體耐力更好)。大師也提及二個村子的故事,都是吃素念佛,一村子只死二個壞人,另一村沒事(其他沒念佛的村子就傷得頗重)。最好吃全素,實在不能也要少吃肉,就算真的不吃素,一樣要念佛,也是有效果(看真誠的程度,越真誠,效果越大。但若是真誠的人,沒人勉強吃肉,則自己一人決定是吃素的)。現今凶險(大師那時是民國二十年左右,中日戰爭甚劇,約二十九年大師就自在念佛往生了,我們今日地球不但道德沉淪且不信因果,故全球皆災、凶險加倍),更要多念佛念觀音。

 

●觀世音菩薩,於無量劫前,久已成佛,號「正法明」。但以悲心無盡,慈誓莫窮。故復於十方世界,現菩薩及人天凡聖等身,以施無畏,而垂濟度。《普門品》謂: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。」不但現有情身,即山河、船筏、橋樑、道路、藥草、樹木、樓台、殿閣,亦隨機現。總以離苦得樂、轉危為安為事。凡遇刀兵、水火、惡病、惡獸、怨家對頭、惡鬼、毒蛇,種種危險者。果能至誠稱念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,即可蒙菩薩加被,轉危為安。現在殺劫瀰漫,全球皆無安樂之處,亦無安樂之人。願中外同胞,同念觀音聖號,同以觀音菩薩救苦救難之心為心,同以觀音菩薩利人利物之事為事。則人我念空,鬥爭事息,自可同享太平,共樂天常。(印光大師《普勸全球同胞同念觀音聖號啟》)

 

註:這是講觀音菩薩早就成佛,是「正法明如來」(只是又示現菩薩身(及天人身、人身、動物身…種種身分)自在分身無量、度化苦難眾生)。大家多學觀音慈心,利人利物之行,則不分別別人與我(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,自己世界自己負責,即心境一體且境隨心轉,即因果報應自作自受),不再鬥爭,自然全世界同享太平,平安喜樂。
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

 

以下是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及三十七品經文,佛告訴大家,這裏五濁惡世非常痛苦、多災難,皆因大家冤冤相報不信因果所致,只要向善、莫殺生、多念佛,必能斷災。

 

如貧得寶第三十七

 

汝等廣植德本,勿犯道禁。忍辱精進,慈心專一。齋戒清淨,一日一夜,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。所以者何?彼佛國土,皆積德眾善,無毫髮之惡。於此修善,十日十夜,勝於他方諸佛國中,為善千歲。所以者何?他方佛國,福德自然,無造惡之地。唯此世間,善少惡多,飲苦食毒,未嘗寧息。吾哀汝等,苦心誨喻,授與經法。悉持思之,悉奉行之。尊卑、男女、眷屬、朋友,轉相教語,自相約檢。和順義理,歡樂慈孝。所作如犯,則自悔過。去惡就善,朝聞夕改。奉持經戒,如貧得寶。改往修來,洒心易行。自然感降,所願輒得。佛所行處,國邑丘聚,靡不蒙化。天下和順,日月清明。風雨以時,災厲不起。國豐民安,兵戈無用。崇德興仁,務修禮讓。國無盜賊,無有怨枉。強不凌弱,各得其所。我哀汝等,甚於父母念子。我於此世作佛,以善攻惡,拔生死之苦。令獲五德,升無為之安。吾般泥洹,經道漸滅。人民諂偽,復為眾惡。五燒五痛,久後轉劇。汝等轉相教誡,如佛經法,無得犯也。彌勒菩薩,合掌白言:世人惡苦,如是如是。佛皆慈哀,悉度脫之。受佛重誨,不敢違失。

 

註:佛如父母,愛眾生如子。只要多念佛、學佛慈悲,則必少災無災。奈何佛「般泥洹」(滅度)後,這地球的眾生又開始虛偽不真誠、造作許多惡業,故災難又深重了。只有照彌勒菩薩所言,聽佛的教誨,自然去除災難。自己做,自己得利益,大家做,則一國一家乃至全世界都平安,此即「心、境一體且境隨心轉」,這個世間善少惡業多,故吃的喝的都有毒,各種災難沒停止過,若大家多念佛、愛惜蟲蟻、謙虛、不造作諸惡業,自然風調雨順世界平安、一家平安。古時人心較純樸,故災難較少,為何還有災難?只因古時大家仍有許多殺生行業行為,故戒殺吃素是關鍵,多念佛更是大助力。現在很需要!印光大師曾提過二個例子,都是瘟疫橫行,他勸弟子要多念佛戒殺,且輾轉相勸,男女老少都要勸,大家都念佛吃素,結果村子幾乎沒事,只有附近的村子(沒念佛)被瘟疫傷得甚慘。故念佛吃素很重要!

 

濁世惡苦第三十五

 

佛告彌勒:汝等能於此世,端心正意,不為眾惡,甚為大德。所以者何?十方世界,善多惡少,易可開化。唯此五惡世間,最為劇苦。我今於此作佛,教化羣生,令捨五惡,去五痛,離五燒,降化其意,令持五善,獲其福德。何等為五?

 

其一者,世間諸眾生類,欲為眾惡。強者伏弱,轉相尅賊,殘害殺傷,迭相吞噉,不知為善,後受殃罰。故有窮乞、孤獨、聾盲、瘖瘂、痴惡、尪狂,皆因前世不信道德,不肯為善。其有尊貴、豪富、賢明、長者、智勇、才達,皆由宿世慈孝,修善積德所致。世間有此目前現事,壽終之後,入其幽冥。轉生受身,改形易道。故有泥犁、禽獸、蜎飛蠕動之屬。譬如世法牢獄,劇苦極刑,魂神命精,隨罪趣向。所受壽命,或長或短,相從共生,更相報償。殃惡未盡,終不得離。輾轉其中,累劫難出。難得解脫,痛不可言。天地之間,自然有是。雖不即時暴應,善惡會當歸之。

 

其二者,世間人民不順法度。奢婬驕縱,任心自恣。居上不明,在位不正。陷人冤枉,損害忠良。心口各異,機偽多端。尊卑中外,更相欺誑。瞋恚愚痴,欲自厚己,欲貪多有。利害勝負,結忿成讐。破家亡身,不顧前後。富有慳惜,不肯施與。愛保貪重,心勞身苦。如是至竟,無一隨者。善惡禍福,追命所生。或在樂處,或入苦毒。又或見善憎謗,不思慕及。常懷盜心,悕望他利。用自供給,消散復取。神明尅識,終入惡道。自有三途無量苦惱,輾轉其中,累劫難出,痛不可言。

 

其三者,世間人民相因寄生,壽命幾何。不良之人,身心不正。常懷邪惡,常念婬妷。煩滿胸中,邪態外逸。費損家財,事為非法。所當求者,而不肯為。又或交結聚會,興兵相伐。攻劫殺戮,強奪迫脅。歸給妻子,極身作樂。眾共憎厭,患而苦之。如是之惡,著於人鬼。神明記識,自入三途。無量苦惱,輾轉其中。累劫難出,痛不可言。

 

其四者,世間人民不念修善。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。憎嫉善人,敗壞賢明。不孝父母,輕慢師長。朋友無信,難得誠實。尊貴自大,謂己有道。橫行威勢,侵易于人。欲人畏敬,不自慚懼。難可降化,常懷驕慢。賴其前世,福德營護。今世為惡,福德盡滅。壽命終盡,諸惡繞歸。又其名籍,記在神明。殃咎牽引,無從捨離。但得前行,入于火鑊。身心摧碎,神形苦極。當斯之時,悔復何及。

 

其五者,世間人民徙倚懈怠。不肯作善,治身修業。父母教誨,違戾反逆。譬如怨家,不如無子。負恩違義,無有報償。放恣遊散,耽酒嗜美。魯扈抵突,不識人情。無義無禮,不可諫曉。六親眷屬,資用有無,不能憂念。不惟父母之恩,不存師友之義。意念身口,曾無一善。不信諸佛經法,不信生死善惡。欲害真人,鬬亂僧眾。愚痴蒙昧,自為智慧。不知生所從來,死所趣向。不仁不順,希望長生。慈心教誨,而不肯信。苦口與語,無益其人。心中閉塞,意不開解。大命將終,悔懼交至。不豫修善,臨時乃悔。悔之於後,將何及乎!天地之間,五道分明。善惡報應,禍福相承。身自當之,無誰代者。善人行善,從樂入樂,從明入明。惡人行惡,從苦入苦,從冥入冥。誰能知者,獨佛知耳。教語開示,信行者少。生死不休,惡道不絕。如是世人,難可具盡。故有自然三途,無量苦惱,輾轉其中。世世累劫,無有出期。難得解脫,痛不可言。如是五惡、五痛、五燒,譬如大火,焚燒人身。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,端身正念,言行相副,所作至誠,獨作諸善,不為眾惡。身獨度脫,獲其福德,可得長壽泥洹之道。是為五大善也。